“管游戏,救孩子” 格雷盒子大数据正把这事做得更好

2019-03-27 14:00:35

今年“两会”以来,有关青少年上网的话题持续升温,有代表提议“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立法”,有游戏公司发声“不打算赚未成年人钱了”,也有企业推出了绿色上网新策略“基于大数据引导孩子上网”,家长、专家、游戏企业纷纷发出了不同的意见,这些声音正帮大家把孩子上网这件事看得更透彻。

代表建言“加强游戏监管” 腾讯透风“不赚孩子钱了?”

据媒体报道,2019两会期间多地代表建言“加强游戏立法”。如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就提出“联合国已把网瘾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......建议设立游戏分级,杜绝孩子沉迷。”

关于游戏的提案历年都有,也常引发关注,不过若将代表们的建议摆在一块看,会发现上层的态度已经悄悄转了风向:早年多见“严禁、严管”等激进词汇,到后来“引导、长效机制”渐成主流,最近又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“未成年人专属移动终端”。可见,社会对于未成年人上网的看法正趋于科学化、理性化。

可是观念上的进步,并没有直接给出“How”的解决方案,这一责任还需落到企业身上。近期讨论较多的就有成长守护平台更新了“儿童锁模式”与“星空守护”,其中前者会要求13周岁以下用户登录强制需要监护人解锁,后者则能将游戏时长以周报的形式同步给学校老师。

这些都是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游戏而做的进一步尝试,推出后有叫好声,但是也有不满。如其中一条单日消费超500元将警告的规定就引来不少吐槽,网友直言不讳“500元才警告太慢了”。平心而论,游戏企业对于完善未成年人游戏监管规则的努力有目共睹,但是它们身兼裁判和选手,规矩都由自己定,客观上很难让大众相信能做到足够的公允,有家长甚至认为“有决心管,直接不让花钱不就得了”。

大数据守护成长 “大麻烦”是这样化小的

事实上,家长对于游戏企业不满几乎是一份天生的警觉,不过大众也逐渐明白,青少年有正常上网娱乐的需求,真要一刀切的话,未必能带来想象中的正面效果。所以,要想正确引导熊孩子,第三方监管的介入势在必行。如市面上有口碑较高的格雷盒子APP,面对未成年人上网移动性、隐蔽性、难监督的行为特性,它选择动用“大数据”把大麻烦化小。

格雷盒子依托大数据能进行全量数据监测和预警,构建了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。意味着无需家长在身边盯梢,孩子任何时候从网页、应用中、商城所接触到的信息,都是经主动过滤,安全可靠的。能避免涉黄、涉暴等不良信息侵害。

功能强大 也只需一键操作

此外,它还将人工智能引入到审核全流程,利用云端的AI训练出特有模型,实现了对海量信息精确又高效的审核。从用户角度看,对配置无高要求,只需网络通畅,在几乎差距不到的情况下就享受到高标准的上网守护,同时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信息安全。

除了上述关注度比较高的健康上网方法外,也有更多的社会、游戏厂商和家长的力量参与进来,毕竟但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个可以分配责任的工作,而是一个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“团队合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