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“手机控”女生约会沉迷玩手机 玩掉准男友

2012-11-21 16:21:04

  近日,一则新闻引发老中青三代读者关注:山东张先生家周末聚餐时,因为孙辈们个个抱着手机玩,冷落了爷爷,导致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。

  张先生说,家庭聚餐的机会不多,爷爷奶奶很盼望看到孩子们。可饭桌上,表弟妹们都凑一起研究手机,分享游戏,自己则在刷微博。爷爷喝了点酒,找孙辈们聊工作和学习时,发现他们只顾着低头。

  武汉“手机控”:沉迷玩手机,准男友飞了

  26岁的魏凌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“手机控”。聚会时,朋友们都在聊穿着打扮,只有魏凌埋头看手机,经常被大家鄙视。

  魏凌迷上手机,起因与工作有关。她在网络公司工作,单位要求员工保持QQ24小时在线,随时传达工作命令。即使休息日或假期,只要收到任务,必须在一小时内登录公司后台,更新网站页面。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,魏凌买了两个手机,遇到信号不好时,可随时用另一部手机上网工作。

  除开工作,魏凌生活中也离不开手机。她家住汉阳,在汉口上班,每天都要花3小时用于上下班路上,几乎全靠玩手机打发时间。担心电池不够用,魏凌还买了个移动电源,随时可给手机充电。

  今年4月,朋友给魏凌介绍了个男孩,年龄相当,外表斯文,很符合魏凌的择偶标准。但约会几次,刚萌芽的恋情就黄了。后来,魏凌才从朋友处得知,“准男友”见她约会时不停看手机,不是发短信就是上网,认为她对自己没兴趣,遂打了退堂鼓。这让魏凌后悔不迭。

  “我也不想这样,但隔10分钟不看手机,就觉得心里发慌,担心错过了电话、短信,或者错过了网上的最新资讯。”魏凌告诉记者,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严重干扰了她的生活,现在她经常晚上失眠。

  上下班时段超七成人玩手机

  去年,某品牌消费者研究室曾在国内一至三线城市做调查,对象是15~59岁之间的2627名手机机主。其中,41%的受访者每周都会用手机上网,上下班途中玩手机的比例高达75%。

  另一网站的调查则显示,九成网友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,学生族和上班族依赖程度更深。对他们来说,出门可以不带钱包,却不能不带手机。

  昨日中午,记者走访繁华的武广商圈发现,近半数年轻人边玩手机边吃饭、等车,甚至有人连走路都在玩手机。

  在武展广场地下一层的快餐厅里,一些吃饭的年轻人一手拿汉堡,一手拿着手机刷微博。一位十多岁的男生,用餐时还不忘用手机拍摄餐桌,将照片上传到网上。

  在世贸广场7楼的中餐厅里,两个年轻女孩对坐吃饭,一人拿一部手机看网页,彼此间很少交谈。路边的美发厅里,5名女士躺着洗头发,其中4人高举手机,抓紧时间看屏幕。

  25岁的李小姐在世贸写字楼里上班,她家里没有WIFI(无线网络),所以每次外出吃饭,她专挑提供WIFI的餐厅,好在吃饭时用手机上网,更新各种软件和游戏。

  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依赖也不轻。本月,华师武汉传媒学院在武大、华中科大、华师武汉传媒学院、湖北二师等高校进行了大学生网上问卷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,63%的大学生喜欢睡前玩手机,不玩手机睡不着;56%的同学玩手机时间超过半个小时。

  对于“手机控”的存在,年轻人大多都表示理解——智能手机有很多好玩的软件和游戏,很对年轻人的胃口。

  36岁的刘先生说,吃饭时先拿手机拍照,再埋头发微博,最后动筷子,已经成了年轻人的习惯。因为大家都在玩手机,饭局偶尔也会因此冷场,“没办法,潮流嘛”。

  相比之下,长辈们很难理解年轻人对手机的迷恋。59岁的汪先生说,儿子很喜欢玩手机,很浪费电池,经常下午给他打电话,手机已经没电关机了。下班在家,儿子也不大操心家里的事,吃饭、上厕所都喜欢拿着手机,连带刚上小学的孙子也迷上了手机,天天吵着要玩手机、打游戏。汪先生很担心孙子的视力受影响,家里多次因此爆发争吵。

  “手机控”伤身又伤心

  医生们普遍认为,过分玩手机,有害无益。最易受伤的就是手和眼睛。

  武汉协和医院手外科主任陈振兵说,门诊中常遇到手疼的年轻人,排除了手部病变后,细问近期生活习惯,才发现患者经常玩手机。游戏“水果忍者”刚出来时,有个小伙每天在手机屏幕上玩切水果,结果手指僵硬、手腕疼痛,到医院一检查,得了腱鞘炎。前几年键盘手机流行的时候,因为频繁发短信,出现腕管综合征或腱鞘炎的病人也很多。

  该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提醒,喜欢在上下班路上玩手机的人,还要当心颈椎和眼睛。长期注视发光的手机屏幕,注视点频繁移动、画面闪烁,容易引起视觉疲劳,造成视力下降、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。长期维持同一姿势,容易出现颈部肌肉紧张、肩膀疼痛。

  除了生理伤害,过于依赖手机还会导致心理问题。市一医院高级心理咨询师梅俊华认为,“手机控”与网瘾有些类似。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年轻人忙于工作,容易产生内心空虚。而网络发达后,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,可以很方便地填补这一空虚。

  但玩手机上瘾、过分依赖手机,容易让人忽视面对面社交的必要性,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。进入这种恶性循环后,手机控们会感到现实中更寂寞,产生抑郁、失眠等问题。

  如果因为自己对手机上瘾而感到焦虑,但又无法自控,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,就需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。

  意识到当“手机控”容易浪费时间,年轻人也在想法脱“控”。

  今年4月,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杨元和朋友们发明了一款手机软件,名为“我要当学霸”。专治手机依赖症,上线不到一月,就被下载10万多次。使用这款软件后,只要你启动“学霸模式”,设定好期限,手机相当于被锁定。在这段时间里,只要碰到手机,屏幕就会提示“亲,要好好学习不要玩手机嘛”。

  去年,年轻人中也曾流行过一个“手机叠叠乐”游戏,聚会时,把大家的手机都上交,统统叠成一摞。谁最先忍不住拿手机,就要负责买单。

  这些方法有用吗?高级心理咨询师梅俊华说,对于真心想脱“控”的年轻人来说,管住手机,从外在进行限制,有一定效果。但更重要的,还是从心理上学会克制。

  梅俊华建议,适当的宣泄和转移注意力,能帮助抵制手机的诱惑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不妨将手机社交转为现实社交,比如想上网和朋友们聊天时,干脆把他们约出来吃饭、喝茶;想上网杀时间时,索性下楼跑步健身。

  制定脱“控”方案也是个好办法。将手机里的游戏和软件精简一部分,逐渐减少玩手机的时间,尤其是晚上睡前少玩手机。安排时间读书、听音乐,坚持正常的生活和作息,让生活变得更丰富,也能减轻对手机的依赖。